人人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清疆臣。 > 第三百零七章 阮元造船记

第三百零七章 阮元造船记(2 / 2)

    “这……应该不会错吧?”阮元也想了想,道:“为了查证这古墓是不是隋炀帝陵,我可特意把家传的《嘉靖维扬志》都翻出来了,那志书中记载,隋炀帝陵就在雷塘没错啊?后来我对着《维扬志》里所载,也一一看过了,具体位置也没有偏差,这样说来,就算没有实物出土,也可以定下了。再说了,我那些土石树木都快送过来了,也不能白花这笔钱吧?”

    伊秉绶听着阮元之言,似乎很有道理,也就没再质疑。于是不过数月之后,阮元发现的陵墓便被修葺一新,阮元也和伊秉绶特意刻了一座上书“隋炀帝陵”的石碑,立在了古墓之前。而瓜洲的长江岸边,也渐渐出现了一些阮元设计的红色快船,阮元也借古人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之言,将红色快船称为“宗舫”,先作江上急救之用,待体量稍大,再用为江上客船。

    可惜的是,阮元发明的“宗舫”在百年之后,却渐渐被世人遗忘。更多人提起嘉庆十二年,只会言及这一年的大洋对岸,美 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蒸汽轮船……

    而此后二百零六年的扬州曹庄,一处墓葬意外出土了北朝至隋时代只有皇帝可以使用的十三环蹀躞金玉带,经后世考证,该处方为真正的隋炀帝陵。阮元保护炀帝陵墓葬的心愿,最终只留下了遗憾……

    就在阮元居家守制的时候,京城的朝堂之上,也渐渐出现了变动。这日,嘉庆又一次在勤政殿进行听政,也对诸多朝中要事、官员任免之事进行了布置。看着几件政事都一一商议过了,嘉庆也向群臣问道:“今日政事,你等可还有其他意见?”

    “回皇上,今日政事,臣等均无异议。”庆桂、董诰、禄康、费淳四名列于最前的大学士一同言道。

    这时,先前嘉庆重用的蒙古族大学士保宁已经过世,加上朱珪去世之故,朝廷中缺了两个大学士,嘉庆也将宗室出身的禄康补为大学士,禄康虽不进军机处,但议政之事亦多参与。汉臣中的大学士缺位则由之前接任纪昀的协办大学士费淳补上,两个协办大学士,嘉庆提拔了老臣长麟和长年供职军机处的戴衢亨,四个军机大臣除了托津之外,都有了宰辅之名,商议朝政,自也便利了许多。

    “既然如此,这几件事便逐一拟旨吧。”嘉庆道:“第一,将广储司所积七十万两库银,拿出发给有实力的商人,用以发商生息。此外,也告知各省,若有不急开支,又或长年不用的库银,也可以招募本地商人,以作生息之用,如此财用可足,商人亦有经营本钱。第二,张家口所有驿马,交由口外牧场一并放牧,不再由各驿站自行开支,此两项节省出的费用,用以增设养育兵四千名,眼下八旗人口日繁,有才能者,自当拔擢,切不可使八旗生计,日渐困顿下去了。”

    “还有,给事中汪镛近日上疏,言及各省刑狱之中,多有如木棒锤一类法外刑具,听闻外省亦多有滥用私刑,致使嫌犯伤残之事,如此酷刑之风,绝不可长!这份上谕,交给各省督抚,责令各人严查刑具之事,若有法外刑具,一律销毁,若还有人敢再使用这些法外刑具,也一律严惩不贷!”这时由于八旗人口渐增,兵缺却不见增长,很多八旗子弟已经无缺可补,进而得不到粮饷,外省酷刑之事,也让嘉庆深深担忧,故而这次朝议,便着重整顿八旗生计与酷刑之事。其中“发商生息”一策,即是阮元在浙江所用贴补海塘开支之法,此外也有个别督抚用生息之法弥补亏空,嘉庆斟酌之下,觉得此法可行,这才推广了起来。

    但想着“发商生息”之策,嘉庆却也多有担忧之处,沉思半晌,又道:“还有,这开支之事,朕也要你等清楚,所谓赔补亏空,无非开源节流二策,节流之法为本,但开源之法,也自有其道理,可行的开源之策,朕是愿意去试一试的。朕所担忧者,乃是下臣以开源之名,行聚敛之实,如此国库即便充盈,百姓早已困顿,乃是亡国之道!前朝多有聚敛害民,以致亡国之事,朕绝不会效仿。你等若是有不致烦累百姓的开源之策,也尽管提出来,朕自然会详加商讨,决定是否可行,即便不可行,只要你等意见不至于百姓困顿,朕也不会责备你等。但若是你等之中,有人妄图以财利之术取悦于朕,所言之法名为生财,实则害民,那也休怪朕不留情面!这件事,你等可要记住了。”

    “皇上圣明,臣等自当谨记!”一众朝臣也相继应道。

    随后,嘉庆也定下了朝中许多大臣的任免情况。英和经过两年锻炼,嘉庆认为他已经渐渐熟悉办理实事之道,便又升了他为工部左侍郎。那彦成遣戍伊犁两年,自也已经有所悔悟,故而召回,暂任西宁办事大臣。《高宗实录》这时终于修成,主持编修实录的庆桂、董诰各赐紫缰,吏部侍郎刘凤诰于实录修定中勤勉有加,着加太子少保衔。钱楷升任光禄寺卿,卢荫溥则补了光禄寺少卿,广兴办理刑案亦堪称勤勉,颇有平反之事,着兼领内务府大臣。

最新小说: 杜林日记 那个男人 掠妻 人在修仙世界,和谁都能五五开李舟君苏楠 李舟君苏楠 被娘亲读心后,天天看戏宅斗好刺激 捡到福宝闺女后,我把全村旺翻了 重生归来:首席设计师她飒疯了 重生换婚?侯府主母她杀穿全京城 惨死重生一路杀疯,太子他看红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