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西洋之王 > 第三百四十二章 吃

第三百四十二章 吃(1 / 2)

跟梅先生义结金兰只好,黎耀阳在太平洋酒楼宴请观礼嘉宾,基本上纽约华埠和新泽西有名望的华人都来了。

黎耀阳的面子不能不给,而梅先生也用自己的也艺术征服了所有华人。

这两位人物义结金兰,也被很多人过度解读为黎耀阳要插手戏曲界的征兆。

但实际上黎耀阳对参和戏曲没有半点兴趣,他只是想交梅先生这个朋友。

不过今天这宴会有点意思,为了照顾戏园中人,黎耀阳特意安排厨房把菜做清淡、做精致了。

因为说起“吃”,那可不只是一日三餐那么简单。

后世讲究科学吃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这句话对正常人来说是正确的,可京城里这些唱京剧的艺术家,挑大梁的角儿们,许多人却是违背这个规律,不是这么个吃法。

过去有句话说梨园行里的人们如何吃饭,叫“饱吹饿唱”。

“饱吹”指那些京剧院团里的音乐场面上的人,无论是吹笛的、吹唢呐的,吃饱了,才有气力好干活。

“饿唱”,指的是那些场上唱戏的人,如果吃得过饱,腹腔里满满的,没一点空隙了,怎么运用丹田气?

后世医学上的说法,当你吃饱了饭,血液都跑到胃里去帮助消化了,大脑就会出现供血不全的毛病,反应就不会那么灵敏。

所以一般戏曲演员开戏之前,为了唱好戏,都不敢吃得过饱,有的垫补几口,有的甚至一点不吃。

当然,人的胃也分三六九等,生活习惯也因人而异,所以戏班里的人对待吃也各式各样。

有的人就敢打破这一规律,一点儿也不在乎,该吃吃,该喝喝……

按照一般规律,上场以前是不能够吃咸的,喝辣的,尽量避免辛辣刺激这一类的食物,可有的人也不在乎,这就有许多故事可讲了。

而梅先生则非常敬业,很讲究平时一日三餐与京剧表演艺术的关系。

他对戏剧界的饮食名言“饱吹饿唱”体会尤深,他说,演员在演出之前,决不能饱食,否则的话,唱起来中气不足,动作乏力,严重的还会引发胃炎。

所以,梅兰每逢晚上有戏,晚饭吃得都很简单,一定要等唱完了戏,休息一会,才敞开胃口来吃。

梅先生喜欢清淡饮食,与他的京剧人生不无关系。

他十分重视保护自己的明眸皓齿、嗓子和身段,在饮食上讲究健康、养颜、精音、止胖。

因为喜欢清淡,梅兰养成了“三不三怕”饮食习惯:

一是坚决不喝酒,怕呛坏嗓子;

二是尽量少吃动物内脏和红烧肉之类太油腻的食物,怕生痰;

三是演出前后不吃冷饮,特别是刚唱完戏不吃冷饮,声带经过激烈震荡的“热嗓子”就不会变成“哑嗓子”。

为了保护嗓子,增加营养,梅兰主张多食鲜奶、鸡蛋、蔬菜和水果。

不管如何,在吃这件事上,梅先生都是非常谨慎、遵守规矩的。

他也不到馆子里去大吃大喝,只要有可能,都会回到家里吃自己厨子做的夜宵。

梅大师的原籍虽然是南方,但由于数代都生长在京城,所以家厨给他做的饭在淮扬菜的基础上,增加了些京城的风味。

唱一大出戏,体力脑力得多大的消耗?

所以得吃点儿肉,增加点蛋白质。

但又不能太油腻,极少上大鱼大肉,得荤素搭配才行。

此外,在没有戏的日子,或者请客应酬,他常去淮阳馆子的玉华台,因梅大师是淮扬人,口味清淡、鲜美,偏一点甜。

后来,川蜀的峨嵋酒家迁到京城了,在西单商场内开业。

因为地址距梅先生的寓所护国寺街很近,梅大师便常光顾了。

第一次去的时候,峨嵋酒家的厨师长伍师傅去见他,梅大师对他说:

“我知道你们店里的名菜是宫保鸡丁,可我是南边的演员,不敢多吃辣的,所以您少给我放辣。”

伍师傅不愧是著名的厨师,就根据梅先生的这一特点创造出改革的宫保鸡丁,就是后来的“小荔枝口”,甜酸味、胡麻香、光见红不见汁的新型宫保鸡丁。

其特点是有点甜、有点酸、有点麻辣香味,盘中的鸡丁儿非常嫩,因为炒的时间很短,配菜的花生米酥脆不费牙,非常适合梅大师的要求。

这一来,这道菜不仅受到梅大师的赞扬,而且受到梅府所有人的喜爱。

于是有个大事小情,就都去峨嵋酒家就餐了。

梅大师为了感谢伍师傅和全体员工。慨然为酒家留下了自己的墨宝,也就是现在悬挂在门楣上的那块“峨嵋酒家”的匾额。

另外,梅大师还写下了一首七言诗:

“峨嵋灵秀落杯盘,醉饱人人意未阑。应识时清培育广,良庖能事也千般。”

此外,还绘就一幅《梅花图》相送。

从此,峨嵋酒家对这道菜不断加工,精益求精,最终宫保鸡丁这道菜成为峨嵋酒家镇馆之宝,来就餐的人大都要点这道名菜。

梅大师为了台上演戏好,终生不动酒,不吃辣。

他说酒能乱情,容易在台上出事,而辣的食物刺激嗓子,使嗓子发干,容易失润,所以梅大师在饭后一定需要吃一些带汁的水果。

夏天的西瓜、水蜜桃,冬天的苹果、鸭梨,都是常吃的。

梅先生的儿女,完全继承了父亲的饮食习惯,演戏之前绝不敢大吃大喝。

晚上演戏,他们姐弟都是只带两个茶鸡蛋,到剧场去吃,给胃里添一股食物,这就是他们的“戏前饭”。

不仅是梅先生,另一位京剧大师马先生也是位吃饭相当讲究的主儿。

他家里的厨房特别注重卫生,使用的锅盆及一切餐具都擦洗得锃光瓦亮。

有人说,马先生还精于厨艺,最拿手的菜是芙蓉鸡片――也就是用鸡蛋清拌鸡片做成鸡蓉,然后下油锅炸,最后用淀粉勾芡,而成了一道清爽、滑嫩的好菜。

关于马先生与美食,还有一个故事。

就在京城和平门内西来顺饭馆,那里有一道名菜:马莲梁鸭子。

据说,马先生当年和西来顺掌灶的厨师褚连祥交谊甚厚。

当年褚连祥在“又一村”饭馆掌灶的时候,饭馆门外有两位有势力的顾客,为了一个雅间动起枪来了。

眼看事情要闹大,马先生正在那里吃饭,赶紧跑出去,硬把事情给“平”了,使“又一村”没有受什么损失。

后来褚连祥到了西来顺,为了报答马先生这一恩惠,他凭着自己高超的厨艺做出了一款名菜。

他先把鸭坯子用多种食材腌制,然后上锅蒸,最后再用油锅炸。

鸭子端上来,香酥脆美,外焦里嫩,可以说是鲁菜香酥鸭的提升版。

这道菜做成功了,褚连祥就用马先生的名字命名,以报答这段情谊。

除了讲究的鲁菜之外,许多京剧艺术家更喜欢吃京城的小吃,比如袁先生就非常喜欢喝京城的豆汁,李先生非常喜欢吃门框胡同里边的扣饼。

这种饼就是用刚刚烙好的饼,上面打上鸡蛋,再放点蔬菜。

快熟了的时候,上面盖上一个三角形的铁锅盖。

做出来的饼丝又香又脆,特别好吃。

后来马先生的师弟叶先生吃饭,可以说是又讲究又不讲究。

他一日三餐都是按时吃,早餐是牛奶鸡蛋,吃完了就耗腿练功吊嗓子,中午饭爱吃面食,什么包子、饺子、烙饼、炸酱面,照吃不误,有时还要来一碗羊杂碎汤。

吃的菜呢,有荤有素,还得来点凉拌菜,什么拍黄瓜、鸡丝粉皮儿、香椿拌豆腐等等。

最新小说: 美漫:穿越基里安,我是科技主宰 投喂病弱男配 云鬟酥腰 我有一座道观 我在无限游戏封神当然不是靠美貌 冷战三年,分手后疯批大佬哭红眼 完美:悟性逆天,在仙古创无敌法 侯门主母驯夫日常 三国召唤之巅峰再起 重生年代,她手握商铺种田度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