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西洋之王 > 第三百三十四章 再去芝加哥(二)

第三百三十四章 再去芝加哥(二)(1 / 2)

沿着湖街设计的芝加哥“l”高架铁路。

始建于19世纪90年代的芝加哥地铁不乏趣闻逸事,它对芝加哥中心城区形态的塑造影响巨大。

可以想见的是,芝加哥“l”高架铁路的诞生必定充满传奇色彩。

1893年,伴随着哥伦布纪念博览会的开幕(世博会也拥有自己的高架铁路),世界上最早的铁轨之一沿着湖街修建起来。

这项看起来不可思议,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反社会态度的冒险计划的背后推手是那些讲求实际的企业家,他们看到了这个计划背后的巨额利润。

其中最臭名昭著的是查尔斯?泰森?叶凯士。

伊利诺伊州法律规定,只有经过沿线所有业主许可,才能修建高架铁路。

于是,叶凯士就通过贿赂、哄骗与欺诈的手段取得了业主们的同意。

在仅仅与大多数沿线业主签约的情况下,叶凯士就擅自开工,置反对者们于不顾,让他们陷入孤立无援、无能为力的境地,只能苦苦挣扎、暗生闷气。

这确实无耻,可却是人性使然。

如今的“l”高架铁路已然成为芝加哥最受喜爱的标志之一,它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欢腾的视觉符号,为这座城市注入了非凡的生机与活力,用19世纪末的视野将芝加哥打造成为一座未来之城。

叶凯士后来厌倦了在芝加哥的生活,于1900年移居伦敦,为伦敦地下铁路的扩建提供资金,并因此成为伦敦公共交通发展史上的一位关键人物。

当然,在那里,列车合宜地在地下奔驰。

沿湖街向西,在“l”高架铁路的阴影之下,留心的话就能注意到在富兰克林街拐角处的一排建筑物。

它们是罕见的幸存者――1871年芝加哥大火后迅速兴建而起的一片大楼,值得被铭记。

4层楼的建筑,外砖墙上装饰着华丽窗楣,地面矗着铸铁立柱。

它们代表着在诸如瑞莱斯大厦一派的钢铁框架的摩天大楼诞生之前,那段平淡无奇的建筑发展史。

接着,就来到了国家大道。

有些人认为,这里是市中心的脊梁,19世纪末期芝加哥的主要建筑,大多建在国家大道的两侧,或是国家大道附近的地区。

总之,在这里比在芝加哥其他任何地方能见到的都要多。

漫步国家大道或遍览周边地区,就能领略到本书中所描述的大部分芝加哥建筑的风貌。

漫长笔直的国家大道铺设在1830年所规划的城市网格布局上,和纽约大部分地区一样,芝加哥的中心也是一块网格状区域。

恰如曼哈顿,芝加哥的摩天大楼与高层建筑沿人行道而建,高耸天际,从而造就了峡谷式的街道,向南望去景色最是壮观。

目光穿过大约三个街区,

在街道的西侧,瑞莱斯大厦巍然矗立――这个14层楼高的巨人也曾高居顶点、傲视群雄,如今却被更为高大的后起之秀掩没。

瑞莱斯大厦记录了一段国家大道的社会史,因为在大厦最初的设计阶段,其部分场地就被考虑用作医生的小型诊疗室。

国家大道是条商业街,街上经营的买卖林林总总。

早期在瑞莱斯大厦行医的医生当中,最与众不同的当算本?l.雷特曼,其诊室位于大厦八楼。

人称“流浪汉大夫”的雷特曼为穷人、女支女女、社会弃儿,尤其是性病患者诊治。

他也是激进的无zf主义者、最早的女权主义者埃玛?戈尔德曼的情人――想必,她也一度是瑞莱斯大厦的常客。

几乎位于瑞莱斯大厦正对面的是一幢采用实心砌块材质建构的大楼,它象征着国家大道早期的另一项主要用途。

从一开始,这里就是城市主要的购物街,而这座大楼就曾是巨大的马歇尔?菲尔德百货公司的一部分。

这家百货公司自19世纪中叶开始的发迹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芝加哥商业简史。

它的雏形是波特?帕尔默于1852年在国家大道上开设的一家纺织品商店。

之后商人帕尔默成为推动国家大道建设的房地产商,再后来他又变身为艺术品收藏家。

1865年,帕尔默与两位芝加哥店主――马歇尔?菲尔德与李维?z.莱特开始了合作,可在数年后他便卖掉了自己的股份。

由此,这个不断壮大的商店更名为菲尔德莱特公司。

商店虽然在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中被付之一炬,但这对魄力非凡的菲尔德与莱特来说却不足挂齿。

凭借胆识与果敢,他们竭尽所能保全了大量库存,在大火发生后的几周内就重整旗鼓,在新址重新开业了。

1873年,生意越来越兴隆的商店重回国家大道。

1881年,菲尔德买断了莱特的股份,成立了马歇尔?菲尔德公司。

在菲尔德的监督之下,公司的批发与零售业绩蒸蒸日上,最终成为全世界最成功的百货商店之一。

菲尔德想把购物变成一种愉悦的体验,让顾客在商场建筑优美的环境中自由浏览商品,丝毫不用承受非买不可的压力。

此外,菲尔德还创造出一种全世界竞相效仿的零售模式。

为菲尔德效力25年的哈里?g.塞尔福里奇,从批发部的货物管理员一步一步晋升至公司的初级合伙人,并于1908年在伦敦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塞尔福里奇百货公司。

这栋建筑是坐落于伦敦西区的美式销售的最佳典范,其构造设计理所当然地出自丹尼尔?h.伯纳姆之手。

因为当初正是d.h.伯纳姆公司负责设计了现存于国家大道上的马歇尔?菲尔德旗舰店,即使这家商店如今已被梅西百货收购。

事实上,从建筑学角度,尤其是以瑞莱斯大厦为背景进行讨论时,马歇尔?菲尔德百货公司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现存的百货公司是个复杂的结合体,建造于1892―1914年,经历了五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始于1892年,由时任d.h.伯纳姆公司首席设计师的查尔斯?阿特伍德操刀,并于次年8月完工开业。

在这之前,阿特伍德刚刚受命于伯纳姆,接过约翰?路特手中的接力棒,完成了瑞莱斯大厦的设计建造。

路特于1890年开始了瑞莱斯大厦的设计工作,但不幸于1891年1月去世,留下了这项未竟之业。

然而,尽管瑞莱斯大厦因其简洁实用的建筑风格――包括惊人的玻璃幕墙与小部分白色带釉陶板――而在建筑史上极具开拓意义,但阿特伍德在几乎同一时期设计的马歇尔?菲尔德百货公司整体却是传统主义风格。

正如阿特伍德接下来(同样是应伯纳姆要求)为哥伦布纪念博览会设计的大楼一样。

马歇尔?菲尔德百货公司的建筑细节古风尽显,钢铁框架外包花岗岩的设计表明这是一座传统的砌体结构建筑。

19世纪90年代初,芝加哥在艺术领域享有非凡卓越的地位,新旧建筑世界共存于此,这座城市在巨变的边缘摇摇欲坠。

在瑞莱斯大厦南侧的街区中矗立着路易斯?沙利文设计的最后一座重要建筑物。

这位建筑师在19世纪**十年代的芝加哥,乃至在全美建筑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座建筑最初于1899年计划作为施莱辛格迈耶百货公司的零售商店,后于1904年被改造为卡森皮雷斯科特连锁百货公司的旗舰店大楼。

1901年,在瑞莱斯大厦的施工进度还未过半的时候,这家百货公司已入驻了它的底层,成为这座大厦的首位租户。

这座由沙利文设计、后来被称为沙利文中心的建筑,在他困境重重的晚年终于完工。

虽然后来它又经历了改建、扩建,但仍凸显出了沙利文早期划时代的建筑才能。

他在1896年提出,建筑应模仿自然的样式,或是人们所观察到的自然的样式,应该做到“形式永远追随功能”。

最新小说: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被冲喜后,短命相公长命百岁了 夫人,太子又来勾引你了! 灭渣男,嫁太子,重生归来登高台 被全家读心,我恶毒人设不保 天气凉了,让豪门全家破产吧! 要命!分手后我成了前任小叔的白月光 去世当天,渣夫在和白月光领证 全家成了阎王代理人 重生玄门小祖宗,大佬们都被虐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