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孤臣(1 / 2)

话说刘荣带着曹寿、卫青、霍仲孺等人前往郭解的住处。

路上,平阳侯曹寿凑到刘荣身边,神神秘秘的说道:

“殿下,朝中最近出了桩小风波,不知道殿下知道否?”

闻言,刘荣来了兴致,道:“讲。”

曹寿整理了一下思绪,说道:

“近日孝文皇帝的霸陵罹遭不测,举国臣民悲痛异常。”

“昨日,丞相陶青亲自带领文物百官向陛下谢罪,认为是他们这些官员们疏于职守,到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请求陛下降罪。”

“不过,陛下并未怪罪他们,反而好言劝慰。”

听了曹寿的话,刘荣皱了皱眉:这也叫事儿?这也值得说?

帝陵被损毁,丞相带领百官称罪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吧。

基操啊。

不过,一般情况下也就是走个形式而已,皇帝并不会真的降罪。

要知道西汉前期的丞相还是位高权重的,多由开国功臣、列侯担任,皇帝还是很给面子的。

不像东汉,三公简直就是吉祥物、背锅侠,更换如同走马灯一样。

这个月雨水下多了造成了洪涝,直接罢免太尉的官职;

下个月雨水下少了造成了干旱,直接罢免司徒的官职;

再下个月初一日食了,一定因为政事不修,直接罢免司徒的官职。

同样是三公,西汉东汉的差距咋就这么大昵?

。。。。。。

听说丞相陶青带领百官上书谢罪,刘荣很不以为然,淡淡的道了句:“就这?”

曹寿有点尴尬,笑了笑,继续说道:“丞相的奏疏上,百官全都署名附议了,唯独缺了一人,您猜是谁?”

刘荣闻言,想了想,道:“难不成是御史大夫晁错?”

曹寿马上开始拍马屁,“殿下果然英明神武,一猜便中,此人正是御史大夫。”

只听他继续说道:“朝中流言,说丞相写完奏疏之后,第一个找的人就是御史大夫,请他联名。”

“没想到,御史大夫却说,四时巡视陵园乃是丞相之责,不干御史大夫的事。他没有过错,因此严词拒绝署名,搞得丞相脸上很难看。”

“小侯听闻,丞相回到府邸之后,发了好大的脾气,对御史大夫似乎颇有微词。”

最新小说: 穿成早死嫡女后,开局手撕渣爹 小皇叔,王妃又薅你气运了! 离职后相亲,前上司红眼纠缠 神话擂台,开局召唤千古一帝苏铭秦始皇 凌迟三千刀:我死后,渣男疯了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被冲喜后,短命相公长命百岁了 夫人,太子又来勾引你了! 灭渣男,嫁太子,重生归来登高台 被全家读心,我恶毒人设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