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爆发式增长(2 / 2)

他今天打电话找秦西风就是要解决这件事情,不管是撒泼打滚还是采取别的什么办法,总之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飞扬,你这家伙还赖上我了是吧?这件事我管不了,回头我和孙总提一下,你去找他!”

秦西风已经有计划给尹尔河谷牧场调拨一些成年褐牛,但这件事他不能直接答应赵飞扬,而是让对方去找孙东。

说完,他就挂了机。

随后他给孙东打了电话,谈了一下的自己想法。

孙东很赞同他的思路,他和大家一商量,决定从柯尔克牧场和瓦尔希姆牧场,各调集1000头成年褐牛、总计2000头成年褐牛,给了赵飞扬。

尹尔河谷牧场增加了这2000头褐牛,生产期的奶牛就有6000头,实力大增。

牧场的发展就是这样,前期的发展是最艰难的阶段,只要度过了这个阶段,要不了几年就能进入自我循环发展的阶段。到了那时,只要不发生天灾人祸,完全可以躺着数钱了。

杜晓燕顺利的购进了6000头小牛犊(三代褐牛),其中绝大部分是母牛。种牛场可不仅仅是褐牛育成这么简单,同时还有着改良品种的任务。

至于奶牛新品种的培育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属于科研的范畴。

忙完这一段时间,孙东专门过来向秦西风做了工作汇报。目前,天然牧业下属的三家牧场,月净利润合计已经突破了千万元大关。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

另外,种牛场也实现了正向盈利。

“按照汇总计算的结果,天然牧业的月营收即将超过7000万元,月净利润大约在1200万元左右。这里面不包含一次性收入,比如像前些日子卖出小牛犊的收入就没有包括进去。”

听着孙东夸夸其谈,秦西风有一些走神。

天然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基本上没遇到过太大的波折。

在忍耐了这么长时间之后,三代褐牛的出生,特别是二代褐牛进入了生产期,公司的收入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当然,这种高速发展模式不可持久。如果不大规模从外面引进奶牛,孙东所说的这种业绩大概会持续两年左右的时间。

到了那时,第三代褐牛就会进入生产期,第四代褐牛也已经出生,不出意外的话,天然牧业的整体经营水平又会再上一个大台阶。

但考虑到牧场和种牛场的承载力,三家牧场的天花板就是分别饲养2万头褐牛,而种牛场的最大承载力大约是1.5万头褐牛。反正不管怎么计算,在不增加新牧场的情况下,天然牧业拥有10万头褐牛的远期目标,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孙总,公司接下来的发展就要求稳了。咱们首先要把1亿元贷款还清,其次继续完善各个牧场以及种牛场的硬件条件,不宜盲目扩张。”

秦西风不是经营大师,但按照记忆里的东西,行业周期的波动往往都是在景气周期与不景气周期之间来回运动。

鲜奶原料的价格以及奶牛的价格,会一直都处在目前的高位吗?恐怕不见得。所以,在第三代褐牛育成之后,公司的发展就要稳当一些,不能片面追求规模效益。

反正他早都想好了,自己这一辈子就只做一件事,从根本上离不开畜牧业。

牧民嘛,离开了牲畜还能做什么?既然这样,那就不用急。天然牧业未来还有几十年的发展时间,完全可以慢慢来。

秦西风不怕别人说他没有见识,也不怕人家说他没有开拓精神。

他就怕自己盲目冒进,不小心掉沟里了。

“好的,老板定下的调子,我绝对会遵照执行。”

孙东也笑了起来,短短几年的时间,天然牧业已经成为本省乃至西部地区最大的鲜奶原料供应商,他自然没什么不满意的。

他的想法和秦西风接近,都是喜欢低调发展、闷声发大财的那种。

中午。

孙东在秦西风这里吃了饭,很荣幸的品尝到了老板亲自做的大盘鸡和烤羊排。

然后才心满意足的告辞离去,他回去要重新调整企业的发展规划,他原本是打算等来年开春后,再增加一座新牧场的。

但秦西风显然想控制风险,作为公司的经理,孙东必须要跟着老板的思路走啊。

最新小说: 透视眼你不去乱看,赌什么石呢! 哥在日本混社团(II) 穿书后,我靠摆烂混成了女主 漂亮蠢货 三个哥哥来自晋江和男频爽文 闪婚不孕老公,两年后我揣崽火遍全网 快意官场 率土之滨:我得到神级传承 林姑娘不是人 退婚后,发现孕检单的盛总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