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秦帝国 > 第八章 风雨如晦 第三节 新王朝会波澜迭起

第八章 风雨如晦 第三节 新王朝会波澜迭起(1 / 2)

这是新秦王嬴柱的第一次朝会,整肃列座的大臣们充满了感奋与期待。

向例:新王即位当有图新大举,一则在赏赐朝臣中推出新一代权贵,二则提出振奋朝野的新国策。上代老国君在位期间愈长,朝野对继任新君的期望就愈大。若秦昭王这般老国君在位五十六年,长平大战后的几年坚执守成,风瘫后更是蛰伏深宫,对外偃旗息鼓,对内了无新政,朝野诸多事端纠葛渐渐已成积重难返之势,竟是听之任之。无论有识之士入秦抑或在朝能臣将士,近十年皆无功业可言,辄怀扼腕叹息之心。若在衰颓之势的山东六国,此等风平浪静也许正好是朝野期盼的太平日月。然则这是秦国,朝野便容不得这种长期无所事事的蛰伏。自秦孝公商君大变法之后,老秦人的耕战事功精神骤然勃发,百年之中已成深植朝野人心的风习。庶民惟恐无战功,朝臣惟恐无事做,但有大战新政,举国生机勃发家有战死烈士则荣显,村族多耕战爵位人家则扬名,民虽多有牺牲而无怨无悔正是因了此等风习精神,秦昭王才敢于诛杀抗命不出战的白起,秦军将士也才能最终体谅秦昭王而义无返顾地出关血战。此后两战大败,老秦子弟血流成河死伤三十余万,河东新地尽失,朝野却了无怨声,只咬牙将息以待再战复仇这便是秦国。这便是秦人。如今老秦王死了,新王即位了,朝野瞩目所在与其说是赏赐臣民推出新贵,毋宁说是新政大举。

吕不韦是第一次参与朝会,也是第一次进入冠戴济济一堂的咸阳正殿。

当老内侍长呼一声“太子府丞吕不韦入殿”时,幽深大殿中一片齐刷刷目光骤然射来,其中蕴涵的种种意味竟使尚未跨进门槛的吕不韦倏忽之间如芒刺在背就在这片刻之间,一顶六寸玉冠一领绣金斗篷的嬴异人迎到了殿口,肃然一躬,便将吕不韦领到了东首文臣区的首座,自己则稳步登阶,肃立在王案的东侧下手。一路踩着厚厚的红毡走来,吕不韦已经完全坦然了。吏身而入君臣朝会,大臣们的惊讶猜忌是可以想见的,但无论如何,自己的为政生涯便要开始了,此等枝节日后不难化解。

“新王临朝”当值司礼大臣的老长史桓砾一声长宣,嬴柱从黑鹰大屏后走了出来,须发灰白的头上一顶黑锦天平冠,身着黑丝绣金大袍,腰间一条六寸宽的锦带上挎着一口铜锈斑驳的穆公剑,远远看去高大壮硕巍然如一尊铁塔,竟是比做太子时的慵懒松散大有气象

“恭贺新君秦王万岁”满座大臣一齐在座案前拜倒。

“君臣同贺,朝野日新诸位大臣就座。”嬴柱依着最简礼仪答得一句,便到长九尺宽六尺的王案前就座,喘息之声竟是清晰可闻。

“新王宣政”

嬴柱轻轻一叩王案道:“诸位大臣,纲成君动议朝会,虑及朝野国人思变之心,本王从之。然则大灾方平,国葬未行,内政头绪尚多。本王欲先立定朝班诸事,而后再言经外可也。”喘息片刻一摆手,“长史宣诏。”

老桓砾从王案右后前出两步哗啦展开一卷竹简高声念诵:“秦王嬴柱元年诏:先王遗命,华阳夫人芈氏贤能明慧,堪为王后。本王即位,秉承先王遗命,立芈氏为王后,赐号华阳后,统摄后宫,母仪秦国朝野”

“恭贺华阳后新立万岁”殿中大臣依礼齐诵了一声,浑然没将此等题中应有之意放在心上。华阳夫人原本便是秦王做太子时的正妻,不立王后倒是不可思议了。然则如此一件顺理成章的册封,新秦王还要抬出老秦王遗命,实在有蛇足之嫌,反倒使不少朝臣大觉蹊跷。

“秦王嬴柱元年诏:”老桓砾又打开了一卷竹简,“王子嬴异人才德兼备心志坚韧,曾得先王迭次首肯,亲定为本王嫡子,又诏命为嬴异人补加冠大礼。今本王已过天命之年,立嬴异人为太子,诏告朝野”

又是题中应有之意。大臣们又是同声齐贺,只是对新王诏书言必提先王遗命更感不适,许多人便皱起了眉头。自来新王即位便是事实上的改朝换代,若事事照搬先王遗命,秦国岂不还要沉闷下去新锐之士岂非没了功业之路

眼见老桓砾又打开了一卷竹简,大臣们不禁便将目光一齐瞄准了纲成君蔡泽。依着新王朝会常例,册封王后太子之后便是立定丞相;蔡泽入秦做了一年丞相便成了君爵清要,丞相府一直由老太子嬴柱署理,而今老太子成了新秦王,且素来是多病之身,丞相确实是要当即拜定的,否则国事便无法大举;而丞相人选,自然是非计然派名家蔡泽莫属拜相之后便是议政,议政首在丞相举纲,才思敏捷者已经在思谋蔡泽将抬出何等新政举措了。

老桓砾的声音回荡了起来:“秦王嬴柱元年诏:数年以来,义商名士吕不韦对秦国屡有大功:先拔太子于险难困境,再救太子于赵军追击之下,结交义士牺牲净尽,累积巨财悉数谋国方入秦国,坚辞先王高官赐封,执意以吏起步,以功业立身,志节风骨大得先王激赏灾异国乱之时,先生妥谋应对三策,临危受命与六国商战,建治灾大功,朝野感念矣惟念先生德才堪为人师,今拜吕不韦为太子左傅,赐爵左庶长”

随着铿锵激昂的宣诵,吕不韦实在大出意料他对今日被召入朝的因由只有一想,便是嬴异人要他列席朝会熟悉秦国政务,请准父王召他入宫;进殿被嬴异人亲自导引到首座,他料定这是要他对朝会禀报商战经过,之后再参与朝会议政,首座仅仅表示对他以吏身入朝的特殊礼遇而已。惟其如此想,吕不韦心下便一直在斟酌自己的对策说辞,及至老桓砾念出“吕不韦”三字才恍然醒悟心念连番闪烁,吕不韦终于静下了心神秦王父子不与自己商议而在隆重朝会突兀封官,又在诏书中大肆彰显自己功劳,显然便是非要自己拜领官爵不可,若再推辞,便是不合论功行商的法度了。看着王阶上嬴异人热切的眼神,吕不韦终于站起身来肃然拜倒,行了称臣谢王的大礼。

“恭贺太子傅万岁”一声例贺整齐响亮,反倒比立王后太子大有劲道。朝臣们对于吕不韦的功劳才具早已经多有耳闻,尤其对国人交口传扬的咸阳商战更是感慨良多;经济臣子们更是实在,竟直言不讳地说秦国有了这场商战大胜,才算真正比六国强大了今日又经诏书实匝匝宣示一番,纵是些许大臣对商贾入政不以为然,对吕不韦入秦传闻多有疑惑,也是无话可说。

“臣请朝议大政”例贺声犹在绕梁,便有一人从前座霍然起身,极为特异的嗓音嘎嘎回荡在殿堂,“新王朝会,首在议政。朝会向例,不行丞相以下之官爵封赏。我王即位初始,当以国政为先,官爵封赏但以常例可也,毋得破例荣显某官某爵,开朝会之恶例”

纲成君蔡泽举殿大臣不禁愕然失色

三道诏书一下,蔡泽便如坐针毡。无论如何,这第三道诏书该当是确定相权的,而目下相权又无论如何该当是他蔡泽的没有相权,计然派治国术岂非又要流于空谈今日朝会若在立王后立太子之后不封任何官爵,蔡泽尚可些许心安,毕竟相权依然未定。然第三道诏书却是封吕不韦为太子左傅,他便立时觉察到了一种隐隐逼近的威胁实在说,蔡泽对吕不韦是赞赏的,也是乐于交往的,事实上吕不韦第一次进入太子府也是他举荐的,吕不韦建功立业而得高官他也以为是迟早之事;若是他自己业已实实在在做了十年丞相而吕不韦出现在面前,他倒是真想举荐吕不韦做丞相,如同范雎当年毅然辞官而举荐他做丞相一般。然则此时吕不韦突兀跳出,且一举便是朝会封定的太子傅,他便无法坦然了。历来朝会只封丞相上将军,其余官爵都是诏书封赏,而今丞相未定却先封太子傅,岂不是意味着他重掌相权渺茫之极心绪烦乱之下蔡泽便忍不住当殿愤然发作,竟直然指斥秦王开了恶例

蔡泽却全然没有想到,自己这种发作本身更是匪夷所思的恶例。无论朝会有几多成例,毕竟都是传统与规矩的程式而已,既非法令又不牵涉实际的贬黜升迁,新秦王纵然作为特例抬高了吕不韦的赏封礼遇,也不是全然不能为之,赏罚毕竟出于君王,何能如此声色俱厉的指斥新君一时间莫说大臣们惊愕,新太子嬴异人犹感难堪,顿时红了脸便要说话。

“诸位少安毋躁。”嬴柱似乎不经意地叩了叩王案,平静如常地笑了,“忧国谋政,坦陈己见,纲成君诚可嘉也”又对身后一招手淡淡道,“长史宣诏。”

一听还有诏书,举殿大出意外。寻常传闻都说这老太子孱弱少断,如何一朝做了秦王便判若两人看今日朝会各方无不出乎意料之情势,分明是有备而来,又分明是没有与任何一位大臣事前商讨,却能连出四道诏书,岂非大有成算尤其难能可贵者,面对蔡泽声色俱厉的指斥,新王竟能一笑一赞了之,如此君王能是孱弱平庸之辈么如此寻思,第四道诏书必定大有文章,殿中便静得幽谷一般。

“秦王嬴柱元年诏”老桓砾的声音又回荡开来,“本王即位于多事之秋,国政繁剧,朝野思变。为锤炼储君治国之才,丞相府由太子异人兼领统摄,纲成君蔡泽居府常署政事,太子傅吕不韦襄助”

话音落点,新太子嬴异人肃然一躬:“儿臣恭领王诏谢过父王”

惊喜交加的蔡泽连忙跟上深深一躬:“臣蔡泽奉诏谢过我王信臣之恩”

吕不韦这时才暗自长吁一声,跟在蔡泽后面一躬谢王。大臣们都在瞩目于当日立为太子又当日统摄相权的赫赫异人与前踞后恭判若两人的纲成君蔡泽,竟是没有人注意平静拜谢且没有任何特异说辞的吕不韦。朝会至此再无神秘蹊跷处,举殿大臣顿时轻松,便是同声齐诵一句:“恭贺我王朝会定国,开秦新政”

依着朝会规矩,权力格局一旦确定,议政便成为可有可无可长可短的程式。毕竟邦国大政都是枢要大臣事先议定的,纵上朝会也是诏告朝野的程式而已,百余人的朝会从来都不是真正议政的场合。更要紧的处在于,新王体弱多病且正在服丧之期是谁都知道的,朝会不能太长,纵有大事也不能都挤在朝会提出。惟其如此,大臣们才齐诵一声,算做默认朝会可以了结。新王只须说得一声“但有新政之议,诸臣上书言事”,这朝会便宣告结束。

最新小说: 惨死重生一路杀疯,太子他看红了眼! 娘家弃,夫家嫌,重生王妃嘎嘎乱杀 权臣强宠,废柴丫鬟上位手册 糙汉猛,媳妇胖,赚钱虐渣压塌炕 妖娆通灵师 小可怜被赶出门后,成了豪门少奶奶 七零辣妻:厂长老公追着跑 铮少的小娇妻,又美又野 闪婚豪门大佬,锦鲤仙妻甜蜜蜜 重生后,阴鸷庶子天天盼她守寡